一定有許多家長疑惑,孩子在學校SAT和AP兩邊都要顧,時間根本不夠用,到底該怎麼辦?
其實,抓對策略與規劃節奏,要同時顧好SAT與AP成績並沒有如想像中的難歐
今天便讓Candice先生教大家如何規劃出一個好的讀書計畫吧

一、SAT與AP 成績對申請美國大學的真正差別
SAT是美國大學認可的國際標準化成績,現在大部分好學校都要求繳交。這就像台灣的大學學測,是最客觀、最有指標性的成績門檻。
AP 則是書面審查上的「實力加分題」,雖然屬於optional,但實際上申請頂尖大學,通常需要6~8門以上的AP成績才比較能脫穎而出。
AP除了能補強申請資料,還有一個隱藏版優勢:入學後可抵學分,不僅幫孩子省下學費,還能多出時間探索其他興趣與活動,這些都直接反映在孩子的大學生活品質上。
簡單來說,SAT是必要的入門門票,AP是爭取好學校錄取與未來彈性的關鍵
二、孩子努力卻沒成效?SAT與AP準備最常見的兩大盲點
SAT部分:只刷題不補觀念,分數容易卡關
SAT 重點在於「廣」而不是「深」,但許多學校根本沒有專門的SAT課程,學校老師大都在趕自己學校的進度。所以很多學生他們都是自己可能有一定的基礎能力之後,然後開始自己刷題。
但SAT其實非常吃「考試技巧」與「出題規則」,並不是刷題量大就能拿高分。很多孩子來我這邊上課時,會說「這我學過,我有印象」,但其實觀念早就忘光了,面對題目還是不知道怎麼下手。
Candice的教學方法是,我會用自己編的講義,照單元逐一帶著你把每一個考點刷過去。歷屆SAT考題我也都整理放進去,讓學生清楚看到「SAT 到底在考什麼」。
我常把準備 SAT 比喻成打一款遊戲:先把規則講明白,再進入實戰練習。如果放生讓學生自己亂玩,想拿高分幾乎不可能。所以我的角色就是專業教練,提醒哪裡有地雷不要踩、規則怎麼運用,然後安排系統化的練習。這樣就能在短時間內把分數拉上來。
AP 部分:只跟著學校進度,結果學不深成績也不高
AP 一共有 40 門課,但學校通常只開最熱門的幾門。如果孩子有興趣的課學校沒開,就只能自修,成效常常有限。
即使學校有開課,也常會有另一個問題:老師為了趕進度,時間有限,只能把單元教完,但缺乏系統化的考古題訓練。尤其是 AP裡的 Free Response(簡答題),很多學校老師其實不太會特別訓練這一塊,結果學生在考試時常常亂寫。
在我這邊上課的學生,經過練習和有邏輯的答題訓練後,能夠真正掌握 Free Response的考點,回答更有條理,因此分數自然就拉得上來。
三、為什麼SAT+AP不能等到11年級才準備?
為什麼 SAT 和 AP 要提早準備?其實這兩個科目的備考,就像是一場需要提前規劃的布局。大概要拉長三到四年的時間,最好從九年級就開始,而不是等到十一、十二年級才臨時抱佛腳。
十一年級是所有考試壓力最大的時間點:SAT、AP、社團活動、課外事務,再加上申請文書,全部擠在一起,學生一定會覺得「什麼都想做,卻什麼都做不好」。而如果拖到十二年級才開始準備,就更來不及了。因為大部分 AP 的分數在十二年級時已經無法納入申請資料,最多只是當作興趣或未來抵免學分。
所以實務上我會這樣規劃
SAT規劃:
從八年級就能開始透過 PSAT 89、PSAT 10、PSAT 11 這些測驗來做練習,把它們當成模擬考,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點,逐步累積經驗,最後才在 SAT 考試中發揮實力。
AP規劃:
因為好的學校大概需要 6 到 8 門以上的科目,所以九年級先修一到兩門相對輕的科目,十年級再加修兩三門,最後十一年級再放重點修兩三門。這樣分散安排,才能避免所有科目集中在十一年級,造成壓力爆棚。總結來說,唯有提早布局,學生才能在最關鍵的十一年級保持穩定發揮。
四、Candice家教如何幫孩子規劃讀書計畫,不同的年級該如何安排時間才有效率?
八年級
建議從八年級就開始準備,先著手 PSAT 8/9。能讓學生逐步熟悉考試形式
九年級
九年級可以繼續練習 PSAT,同時開始修習 部分AP課程。AP一共有七大類、四十門科目,可以先挑選以 英文閱讀與寫作 為主的科目,因為語文能力往往是亞洲學生最弱的一環,需要長期累積。
也可以開始修一些基礎數學課程,為之後的進階學習打好基礎。
十年級
十年級則是 PSAT 10 的階段,同時可選修一到兩門相對容易的AP,例如 歷史(History)或 環境科學(Environmental Science)
這樣安排能讓學生建立信心,避免一開始就挑戰過難的科目導致成績不理想。透過簡單科目的高分累積
十一年級
十一年級是 重頭戲。這一年同時是 SAT 的主要考試時間,也是 AP 的核心戰場。學生通常會選修三到五門 AP,並根據未來申請方向來規劃:
- 理工科:Calculus AB/BC、Physics、Chemistry、Computer Science
- 商科:Statistics、Economics
- 人文類:English Language 等
到了十一年級,多數學生的志向已經逐漸明確,因此修課能更貼近未來大學想申請的目標科系。
十二年級
到了十二年級,其實整體的格局已大致底定。雖然還有少數機會可以再考 SAT,但若是等到十二年級才開始準備,通常只剩下最後一兩次的考試機會,成功率並不高。很多學生因為時間緊迫、壓力過大,往往無法在這個階段考出理想分數,而AP成績在十二年級時送交申請也往往來不及放進申請資料
所以我們才會一再強調要提前規劃,因此真正關鍵的布局應落在九到十一年級,十二年級再來準備,往往已經太晚囉
SAT+AP的備考,關鍵不是「最後再拚」而應該是「提早佈局」,每個孩子都有適合自己的規劃節奏。只要方法正確、步驟明確,即使課業繁重一樣能考出漂亮的申請成績單。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訂製最適合的讀書計畫,歡迎跟我聯絡,讓我們一起用對方法,幫孩子贏在起跑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